曹斐:谁的乌托邦?

返回 返回

以《他们在这做什么?》为题的项目系列欲促进活跃中国艺术家和西门子合资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项目激起员工不仅从商业的角度,而且从情感的、社会的和创造性的角度来观察他们的工作环境。这种注重过程的方法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积极参与。

艺术家曹斐受到欧司朗(中国)有限公司和西门子艺术项目部的邀请,通过公司员工的协作,在广东佛山创作了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他们的灵感,通过绘画和草图,分别被制作成五个灯箱装置,随后又设计成连带性的行为表演。该项目最终以一个名为《谁的乌托邦?》的短片圆满告终。

Cao fei生命剧场

胡昉

从一开始,曹斐就以鲜明,夸张,富有戏剧性的影像风格传达了某种”新感觉”,这种”新感觉”在新世纪开始便逐渐折射出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影像表达特征:矫情(和情感的失落和无所归依有关),夸张(和人造现实的空洞有关)以及虚拟的生存观念(和价值转换期的无所适从有关),但只有少数艺术家具有曹斐般的幽默,其力量来源于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体认。实际上,在酷的感觉的另一面,曹斐一直强化着她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和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从而发展出一种纪录片式的影像表达方式:在《公共空间:给我一个吻》里,一个中年男人在繁忙街道的一角自得其乐,旁若无人,日复一日地起舞,动作滑稽但表情认真,《父亲》则观察了她父亲制作革命人物雕像的全过程,以此来抚平艺术家个人历史的折皱;这些影像看上去甚至是”传统的”,”反酷”的,却是曹斐影像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曹斐对都市化进程中荒诞力量的揭示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强烈兴趣,而这种创作的动力注定是要冲破特定影像风格的归类的。

戏剧实验一直是和曹斐影像创作平行的一个工作,这和她在美术学院期间,在学校话剧团的导演经历有关,而剧场作为一个虚拟的、”翻版的”人生舞台,似乎更能淋漓尽致地反映人的生存状态。在这方面,2005年由她导演的《珠三角枭雄传》可以说是最富代表性的表现,它由一段段搞笑演出拼贴而成,这些活跃于舞台的”枭雄”游离于主流社会、经济、文化轶序之外,是苦力、乞丐、赌徒、二奶、走鬼、捡破烂的、卖翻版光碟的,却是乱世中的的传奇草民,构造着自己的天堂。对曹斐来说,珠三角的地缘现实和非正统历史正好发酵出非正常社会增长之下的突变,从而处处表现出混乱中的活力。2005年,中国最火爆的社会文化事件是”超级女声”电视歌手大赛,从中可以看到娱乐在中国如何成为平民政治表达的渠道,而《珠三角枭雄传》”秀”出了全民娱乐的图景,恰恰折射出曹斐对”平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同样,在她的关于送奶工的短片《牛奶》、关于青年在城市空间生存状态的短片《角色》等不同题材的影片中都能体味出她看社会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通过影像、剧场的多元创作经验,曹斐发展了独特的”发声”方式,它既非对社会的虚假关怀,又非审美上的自恋,而是通过”超现实”的方式创造出另外一种”个人的现实”,在创作中和不同团队的合作也使得她日益将这个”个人现实”实现的过程成为不同人群可以相互参与,相互启发,共同创造的过程。当她和西门子”What are you doing here?”艺术项目相遇的时候,这一切经验都使得这个艺术项目的最终发展成为戏剧性地呈现集体梦想的平台,而曹斐的”新感觉”与特定的社会空间交融,起到了一种绚烂的化合作用。

行走于生产流水线和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曹斐敏感于在一个巨大的生产系统中人的价值和位置,产生了通过问卷和厂区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交流并进而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艺术作品的想法,她将”What are you doing here?”这个问题抛回给了员工,通过反问自己和反问他人,搜集了每个人的梦想,进而通过灯光装置、小剧场表演和录像等视觉方式呈现出来。那些闪耀的灯光装置和置身其中有点不知所措的人群,都让人们看到艺术如何将一个现实存在的生产系统活生生地转化成”剧场”。

对于曹斐来说,这项创作也可以用来进一步解释越来越广泛的全球化是如何在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中影响了人们对生活价值的理解和实现,而无论怎样宏大的主题,巨大的变化,最终都落实到日常生活,落实到这些”草民”头上,他们施展各种生存智慧支撑着社会系统的运转,也承受着运转中的分裂和压力,而曹斐的创作恰恰为他们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