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返回 《对话周滔(第二部分):逃到表演的云团之后》,收录于《蓝与红》,曼谷:Han Nefkens Foundation, 曼谷艺术文化中心 (BACC),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中文与英文,2015,第107-119页。 个人简介 更多 >> 最新消息 档案 >> 最新消息 档案 >> 最新消息 档案 >> 更多 >> 对话周滔:《基建、地形与山水》,收录于《周滔:铜镜岭》,广州:时代美术馆,中英双语,2019,第75-83页。 《对话周滔(第一部分):从地表到皮肤,从重影到重生》,收录于《蓝与红》,曼谷:Han Nefkens Foundation, 曼谷艺术文化中心 (BACC),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中文与英文,2015,第81-87页。 胡昉:《容身之所》,收录于《周滔:吃鸽子的人》,巴黎:Kadist艺术基金会,中文与英文,2013,第8页,第10页。 周滔 (ZHOU Tao) 档案 >> 更多 >> 更多 >> 对话周滔:《基建、地形与山水》,收录于《周滔:铜镜岭》,广州:时代美术馆,中英双语,2019,第75-83页。 《对话周滔(第一部分):从地表到皮肤,从重影到重生》,收录于《蓝与红》,曼谷:Han Nefkens Foundation, 曼谷艺术文化中心 (BACC),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中文与英文,2015,第81-87页。 胡昉:《容身之所》,收录于《周滔:吃鸽子的人》,巴黎:Kadist艺术基金会,中文与英文,2013,第8页,第10页。 周滔 (ZHOU Tao) 延伸阅读 档案 >> 档案 >> 更多 >> 档案 >> 更多 >> 上一篇:人与物的独处 下一篇:《对话周滔(第一部分):从地表到皮肤,从重影到重生》,收录于《蓝与红》,曼谷:Han Nefkens Foundation, 曼谷艺术文化中心 (BACC),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中文与英文,2015,第81-87页。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