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物的心灵”的笔记

返回

关于“事物的心灵”的笔记
胡昉

       那些日常中出现的彩旗,即使天天与它们相遇,也不会想起它们。它们似乎作用于微弱的知觉,既不产生理想也不确定意志;既不是快乐,也不生产快乐。它无法界定,无从回忆,但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情境中,彩旗却以它特定的色彩和形状,让我们自身感受的情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在储云的作品中,有一种内在的静默,邀请观者——人类中的一员——和作品相处,等待返观自身感知那一刻的浮现。这种静默,一方面缘于人与事物的关系无法言说,主观的表达在此略显傲慢;另一方面,作品本身也携带着时间,当某一刻,人的感知和事物的存在到达其交汇之处,作品才会以其自身存在方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进程之中。

       《数字的形象》似乎回归到时间流逝本身和知觉经验之间的直接关系,在艺术家持续反复的朗读中,从10到0的各个数字依次不断进入我们的脑海,我们的听觉在聆听的同时也开始在塑造这些数字的形象,就像我们在听到一个人的故事时,开始想象关于这个人的形象。数字作为从时间和空间中抽象出来的存在形态又得以重返人的身体和呼吸,走向人所存在的基本条件,而正是这些时空条件让人得以进行生命实践,探索“共同生活”的可能。

       由此,储云将艺术家所面对的展厅空间视为某种具有“潜能”的空间,重回感官现实的空间,它可以让某种被撕裂的“共同时刻”通过个体和作品的相遇重新展开。在这样的空间中,事物本身与人的感官交汇,焕发出与生俱来的启迪,但并未给予更多人们所希冀的承诺。就像,《平凡的一刻》中卡纸上所保留的这一刻,是我们在这个时空中截取的和作品相遇的一刻,它不是创造奇迹的一刻,也不是疯狂创业的一刻,它在过度的经济生活的时间之外运行着,因其平凡而逸出我们平常的感知范围。

       这个“现实中的圆形”,清晰地出现在墙上,出现在和我们共享的空间中。它不再仅仅是观念中的圆形,也不是圆形的类似物或象征,它就是在我们感官的现实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一个圆形。我们在这个圆形面前,同时,我们置身于这个圆形所在的现实的时空中。从感官现实中的这个圆形出发,我们也许可以趋近圆形所蕴含的伦理学,追索这一个现实中的圆形和充满矛盾的现实将有什么样的关联。

文字©2020作者

相关链接:
事物的心灵 ——储云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