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维多克:“宇宙主义”三部曲

返回 返回

 

1 2 3

安东·维多克,《这是宇宙(This is Cosmos)》,2014,影像截图。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这是宇宙(This is Cosmos)》是安东·维多克(Anton Vidokle)“宇宙主义”三部曲的第一部,它以20世纪早期俄罗斯的哲学运动“宇宙主义”为借鉴。“宇宙-永生者”的观念结合了神学和伦理学的元素,联结到西方启蒙运动与俄罗斯正教会和东方哲学传统以及马克思主义,创造出一种独树一帜的具体的形而上学。

       《这是宇宙》的拍摄地辗转西伯利亚、克里米亚和哈萨克斯坦,它运用了多样的素材,包括诗歌、哲学文本、科学文章,学术文献和历史研究。它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哲学家尼古拉·费多罗夫(Nikolai Fyodorov),他相信死亡是一个差错,“因为宇宙的能量是无法销毁的,因为真正的信仰是对先祖的狂热崇拜,因为真正的社会平等是所有人的长生不老”。费多罗夫支持发展科学方法来实现激进的生命拓展,以及对死者的复生。

        对于俄罗斯宇宙主义者来说,宇宙并不指外太空,相反地,他们想要在地球上创造出一个“宇宙”。“为了构建一个新的现实,没有饥饿,疾病,暴力,死亡,需求和不平等,像共产主义一样。”安东·维多克的影片重新参与到这项乌托邦事业,追寻在苏联瓦解后的今天,这一哲学留下的印记。

 

4 5 6

安东·维多克,《共产主义革命起因于太阳(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was Caused by the Sun)》,2015,影像截图。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在安东·维多克“宇宙主义”三部曲的第二部《共产主义革命起因于太阳(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was Caused by the Sun)》中,我们看到了苏联生物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契热夫斯基(Alexander Chizhevsky)的太阳宇宙学诗意的一面。

        摄于哈萨克斯坦——契热夫斯基曾遭到流放的地方,这部影片引用了契热夫斯基的研究内容,以观照太阳排放物以各种形式,包括战争的、革命的、传染病的和其他动乱的形式,对人类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共产主义革命起因于太阳》结合了后苏联乡村居民和俄罗斯宇宙主义的未来学主张,强调早期苏联在征服外太空上取得的突破并非源于技术性的加速,而是人类共有的、企图突破尘世生活限制的挣扎。

 

7 8 9

安东·维多克,《为所有人的不朽与复活!(Immortality and Resurrection for All!) 》,2017,影像截图。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为所有人的不朽与复活!(Immortality and Resurrection for All!) 》是安东·维多克的“宇宙主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它是对博物馆作为复活之地的冥想——这是很多宇宙主义思想家、科学家和前卫艺术家的核心设想。

       拍摄于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莫斯科动物博物馆、列宁图书馆和革命博物馆,这部影片观察的是收藏的博物馆学和档案学方面的技术,以及修复和保护作为生命的物质修复方式,追随着来自尼古拉·费多罗夫于1880年代以此为题写的一篇论文。

       影片跟随了一批尼古拉·费多罗夫现在的追随者:几个演员、艺术家和一只法老王猎犬,嬉戏般重演了一场木乃伊复活记,和对诸多事物的近距离观察,包括:马列维奇的黑方块、罗钦科的空间结构、动物标本、俄国革命的文物、骷髅、在戏剧性场景里的人体模型,以此将尼古拉·费多罗夫写作中暗含的诗意在当代情境中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图文由艺术家惠允)